墙砖空鼓?这篇带你全面了解修复方法

August 2, 2024

墙砖空鼓是在装修中较为常见的问题,给家居生活带来不少困扰。常见的表现主要包括声音异常、瓷砖松动、瓷砖开裂和脱落等。

当墙砖出现空鼓时,声音往往会发生明显变化。正常铺贴牢固的瓷砖,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比较沉闷;而空鼓的瓷砖,敲击时则会发出“咚咚”的清脆声响。这种声音异常是判断墙砖空鼓的重要依据之一。瓷砖松动也是空鼓的常见表现。空鼓的瓷砖与基层之间贴合不紧密,容易出现晃动、松动的情况。尤其是在墙角、边缘等部位,更容易出现这种问题。此外,空鼓的墙砖还可能会出现开裂甚至脱落的现象。这不仅影响美观,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。

墙砖空鼓的原因多种多样,如基层处理不当、施工工艺不规范、瓷砖吸水率低、热胀冷缩等。在装修过程中,如果基层没有清理干净,存在油污、灰尘或松散物,就会影响瓷砖与基层的粘结效果。施工时,若水泥浆涂抹不均匀、不饱满,或者敲击力度过大,都可能导致空鼓。一些瓷砖本身吸水率低,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力不足,也容易产生空鼓。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中,热胀冷缩作用可能使瓷砖与基层之间出现缝隙,进而形成空鼓。

总之,了解墙砖空鼓的常见表现和原因,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,保障家居装修的质量和安全。

二、墙砖空鼓的原因剖析

  1. 施工工艺不当
    • 湿铺导致的空鼓
    • 在铺贴墙砖时,如果采用湿铺法,由于水泥砂浆含水率高,水分在干燥过程中会形成许多空洞。这些空洞使得墙砖与基层不能充分粘结,从而导致空鼓现象的出现。
    • 基层未清理干净
    • 施工时,如果基层没有彻底清扫,残留有沙粒、灰尘等杂质,水泥砂浆铺上后无法与基层结成一体。时间一长,就容易出现空鼓问题。
  2. 材料问题
    • 瓷砖吸水率不合适
    • 部分瓷砖内部缝隙大,吸水率过高。若施工前未充分浸泡,铺贴后会夺走水泥中的水分,造成空鼓。而一些吸水率过低的瓷砖,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力不足,也易引发空鼓。
    • 水泥沙子配比有误
    • 作为瓷砖的粘结层,水泥砂浆配比不合理。水分过高会影响黏贴效果,导致空鼓;配比不当致使强度不够,也无法保证瓷砖与墙地面的牢固粘结。
  3. 施工操作失误
    • 偷工减料
    • 有的施工人员为了省时省料,只在墙砖四角抹砂灰,中间无砂灰,长期下来自然会造成空鼓。
    • 铺贴未压实
    • 铺贴墙砖时,如果没有将瓷砖压实,瓷砖与粘结层之间存在空隙,粘结不紧密,增加了空鼓的风险。

三、墙砖空鼓的检查方法

  1. 小工具敲击听声
    • 不同声音的含义
    • 用小工具敲击墙砖时,声音沉闷表明铺贴牢固,无空鼓现象;若发出“咚咚”的清脆声,则意味着瓷砖存在空鼓。这是因为空鼓处内部有空隙,声音在传播时产生不同的振动频率。
    • 敲击的位置和力度
    • 敲击位置通常选择瓷砖的四角和中心。力度要适中,既不能过于轻柔导致无法准确判断,也不能用力过猛损坏瓷砖。对于日常家庭检查,使用小型空鼓锤轻轻敲击即可。
  2. 观察瓷砖表面及缝隙
    • 平整度和缝隙变化的判断
    • 观察瓷砖表面的平整度,若存在局部凸起或凹陷,可能是空鼓导致。正常情况下,瓷砖表面应平整顺滑。检查瓷砖缝隙,若缝隙宽窄不一,或者有明显的扩张,可能是墙砖空鼓引起。一般来说,墙砖粘贴时,平整度用 2m 靠尺检查,平整度应≤2mm,相邻间缝隙宽度应≤1mm,平直度应≤2mm,接缝高低差应≤1mm。

四、墙砖空鼓的修复方法

1. 小面积空鼓修复

局部空鼓的处理方式

如果墙砖只是局部出现小面积空鼓,且不影响日常使用和美观,在不影响橱柜、镜柜、花洒和热水器等家具家电安装稳固的情况下,可以不予处理。但如果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,比如容易积水或者影响美观,可以将空鼓瓷砖取下。具体操作是使用吸盘吸住空鼓瓷砖,平直吊出,或者将瓷砖从中间砸开,使用撬杠从中间往四周小心撬动直至瓷砖完全松动,然后清理基层,重新铺贴。

边角空鼓的灌浆技巧

对于边角空鼓,可以先将空鼓部位的瓷砖缝隙用小铲子砸开,然后把水泥调配成很稀的水泥浆,一边用金属锤敲击空鼓处,使其产生振动,一边从缝隙里灌入水泥浆,直至填满。待水泥浆凝固结实后,再重新检测瓷砖是否继续空鼓。也可以使用班力仕环氧注射胶等专业材料,将其注射到缝隙里,直到灌满灌完凝固。

2. 大面积空鼓修复

撬砖重铺的步骤

如果墙/地面超过 1/3 的铺装面积都存在空鼓,则需要把整面墙的瓷砖全部撬掉重新铺装。首先拆除卫浴用具,然后从墙体的下方开始,从每块瓷砖的边缘往里敲,将空鼓瓷砖取下。接着把墙地面的水泥层凿开,清理干净基层。之后按照铺砖的流程,先做基层处理,如挂钢丝网、用水泥砂浆抹灰等,待基层干燥后,再使用合适的粘结材料重新铺贴瓷砖。

材料选择和施工要点

材料选择方面,如果是地砖上墙,建议使用瓷砖胶,其粘结力更强。施工时,要注意粘结层材料涂抹均匀、饱满,瓷砖铺贴后用橡皮锤敲实,确保瓷砖与基层紧密贴合。

3. 特殊情况处理

瓷砖脱落的修复

若砂浆未松动,只是瓷砖脱落,可以先把瓷砖背面和四周粘附的砂浆刮净,再用 7 号即刷即贴背涂胶在瓷砖背面均匀地涂上薄薄的一层,再配合瓷砖胶,稍后压紧瓷砖就会粘牢。若砂浆连同瓷砖一起掉落,要先在原基础面上轻轻凿些毛坑后,再将 7 号背涂胶涂刷在瓷砖背面,在基础面上刷一层瓷砖胶后将脱落的瓷砖压上去,直至砂浆硬化。

中心空鼓的解决办法

如果瓷砖中心空鼓,需要将空鼓的瓷砖取下,处理干净基层,然后重新铺贴。可以使用瓷砖胶或者结构胶进行粘贴,涂抹时要均匀,确保粘贴牢固。

五、修复后的注意事项

  1. 养护时间和条件
    • 一般来说,墙砖空鼓修复后,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。通常情况下,瓷砖空鼓灌浆后约七天左右可以完全干透,在温度较低时,干燥时间可能会延长。
    • 对于使用水泥砂浆进行修复的情况,在修复后的 12 小时内要进行喷水养护不少于 3 天。
    • 养护期间,要避免在修复部位行走和施加压力,同时要避免直接接触水,以保证修复材料充分固化和达到预期强度。
    • 此外,墙体空鼓修补后,为确保修补效果,一般建议进行淋水养护 7 天以上。在养护期间,应每天进行多次轻度淋水,避免强烈冲洗。
  2. 避免二次空鼓的措施
    • 严格把控基层处理,保证基层平整、干燥、干净,无油污、灰尘和松散物,为瓷砖铺贴提供良好基础。
    • 选择合适的瓷砖,如吸水率适中、背面纹路偏深的瓷砖,降低空鼓风险。
    • 合理调配水泥砂浆或胶粘剂,严格按照规定的配比进行操作,避免水分过高或过低影响粘结效果。
    • 施工过程中要规范操作,确保瓷砖铺贴均匀压实,避免出现空隙。
    • 预留足够的伸缩缝,一般为 2 - 5mm,以适应热胀冷缩,防止瓷砖间相互挤压导致空鼓。
    • 对于地砖上墙等特殊情况,建议使用瓷砖胶,并按照要求涂刷背胶和墙固,增强粘结力。
    • 修复完成后,要进行必要的测试,如敲击测试、泼水测试、拉拔测试、平整度测试和防水测试等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处理。

六、总结与建议

  1. 重点内容回顾
    • 本文全面探讨了墙砖空鼓的现象、原因、检查方法、修复手段以及修复后的注意事项。
    • 我们了解到墙砖空鼓表现多样,如声音异常、松动、开裂和脱落等。
    • 造成空鼓的原因包括施工工艺不当、材料问题和施工操作失误。
    • 掌握了多种检查空鼓的方法,如敲击听声和观察表面及缝隙。
    • 学会了针对不同空鼓情况的修复方式,从局部到大面积空鼓,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。
    • 明确了修复后的养护和避免二次空鼓的重要措施。
  2. 预防空鼓的日常小贴士
    • 施工前做好充足准备,确保基层干净、平整、干燥。
    • 选用质量可靠、吸水率合适且背面纹路良好的瓷砖。
    • 严格按照标准调配水泥砂浆或胶粘剂,注意比例准确。
    • 监督施工人员规范操作,保证瓷砖铺贴压实,留好伸缩缝。
    • 日常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稳定,避免骤变影响瓷砖。
    • 定期检查瓷砖状况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防止问题扩大。